时间: 2025-04-28 08:5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51:13
“比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基本含义是在不同的事物之间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差异。
在不同的语境中,“比对”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比对”一词源于汉语,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在历史上没有太大变化。在古代文献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用法,如《左传》中就有“比而观之”的表述,意指通过比较来观察。
在现代社会,“比对”在数据分析、市场研究、法律诉讼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帮助人们通过比较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是现代社会高效运作的基础之一。
“比对”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谨和理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细致的工作和精确的分析,可能会激发人们对事物深入探究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比对不同超市的商品价格,以便找到最划算的购物地点。这种比对帮助我节省了不少开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比对”:
星辰比对夜空, 细雨比对花丛, 你的笑容比对我心, 温暖如春,永不凋零。
“比对”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图表、数据表格等视觉元素,以及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仔细比对数据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键盘敲击声或纸张翻动的声音,这些都是比对过程中常见的声音。
在英语中,“比对”可以对应为“compare”或“contrast”。虽然这些词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compare”更侧重于找出相似之处,而“contrast”则更强调差异。
“比对”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比对”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日常生活中,掌握“比对”的技巧都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和判断。
1.
【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 《尔雅·释鸟》-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 《周礼·世妇》。注:“次也。”-比其具。 、 《周礼·田仆》-及献比禽。 、 《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 《战国策·燕策》-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聊斋志异·促织》-纳比笼中。
【组词】
比肩、 比物、 比集、 比缀
2.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