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0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09:58
“津津”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液体(通常是口水)不断流出的样子,比喻对某事物非常感兴趣或非常喜欢。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对某事物的兴趣浓厚,以至于无法掩饰内心的喜悦和渴望。
在文学作品中,“津津”常用来形容人物对某事物的痴迷或热爱,如“他对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对食物的喜爱,如“他津津有味地吃着那碗面”。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时,也可以使用,如“他对这个课题津津乐道”。
同义词:兴致勃勃、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反义词:索然无味、兴味索然、无动于衷
“津津”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最早见于《诗经》中的“津津兮”,形容水流不断的样子。随着语言的发展,其意义逐渐扩展到形容人的兴趣和喜爱。
在文化中,“津津”常用来形容对传统文化或美食的热爱,反映了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津津”这个词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它鼓励人们去发现和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津津”来形容自己对某本书或电影的喜爱,比如“我对这部小说津津有味地读了好几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他对那本古老的诗集津津有味地翻阅,每一行字都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专注地阅读或品尝美食的画面,表情满足而愉悦。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翻书声或食物的咀嚼声,都是愉悦的音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th great relish”或“with gusto”,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某事物的浓厚兴趣和喜爱。
“津津”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对某事物的喜爱,还能够增添语言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意义。
1.
【津】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津,水渡也。 、 《书·禹贡》-又东至于孟津。 、 《水津注·河水》注-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论语·微子》-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组词】
津梁、 津人、 津门、 津吏、 津主、 津要、 津逗、 津逮、 津亭驿馆
2.
【津】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津,水渡也。 、 《书·禹贡》-又东至于孟津。 、 《水津注·河水》注-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论语·微子》-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组词】
津梁、 津人、 津门、 津吏、 津主、 津要、 津逗、 津逮、 津亭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