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4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43:34
炊沙镂冰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煮沙子想让它变成饭,雕刻冰块想让它变成艺术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事徒劳无功,白费力气,因为沙子不可能煮成饭,冰也不可能雕刻成持久的东西。
在文学作品中,炊沙镂冰 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切实际、脱离现实的想法或行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嘲笑那些做无用功的人。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经济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不考虑实际情况的策略或计划。
炊沙镂冰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古人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描述任何无用功的通用表达。
在文化中,炊沙镂冰 强调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反对空想和不切实际的行为。这种思想在的教育和社会实践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反思的情感反应,提醒人们在行动前要三思而后行,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试图通过不切实际的方法解决问题,最终发现他们的努力如同炊沙镂冰,毫无成果。
在诗歌中,可以将 炊沙镂冰 融入描述失败的尝试,如:
梦想在沙中煮饭,
希望在冰上雕刻,
徒劳的火焰,
无果的刀锋。
想象一个人在沙漠中煮沙,或者在冰面上雕刻,这些画面和声音都能唤起对 炊沙镂冰 这个成语的理解和感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hasing after wind" 或 "sailing against the wind",都表达了类似的徒劳无功的意思。
炊沙镂冰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做事要切合实际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要理性分析问题,避免盲目行动。
绝编坏简徒自苦,炊沙镂冰初何功?
1.
【炊】
(形声。从火,吹省声。本义:烧火做饭)。
同本义。
【引证】
《公羊传》-析骸而炊之。 、 《汉书·枚乘传》-一人炊之。 、 《史记·封禅书》。注:“先炊,古炊母之神也。”-先炊之属。 、 杜甫《石壕吏》-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组词】
炊米、 炊人、 炊妇、 吹家子、 吹沙成饭
2. 【沙】
3.
【镂】
(形声。从金,娄声。本义:可供雕刻的坚铁)。
金刚钻。
【引证】
《书·禹贡》。孔传:“镂,刚铁。”-厥贡璆、铁、银、镂、砮磬。
4.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