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5:15
“吹影镂尘”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吹气使影子显现,通过雕刻使尘埃固定。这个成语比喻技艺高超,能够将无形或微不足道的事物变得可见或显著。它强调的是一种精细和巧妙的艺术或技巧。
在文学中,“吹影镂尘”常用来形容诗人的笔触细腻,能够捕捉到细微的情感或景象。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艺术评论或工艺品鉴赏中,它可能会被用来评价某人的技艺或作品的精致程度。
同义词:
反义词:
“吹影镂尘”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工艺和艺术观念,强调的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技艺的精湛掌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艺术领域,也可以用来形容任何需要精细操作和高超技巧的场合。
在文化中,精细和巧妙的技艺一直被高度赞扬。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工艺和艺术的尊重,以及对完美和细致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赞叹和敬佩。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细微之处下功夫,追求极致完美的人和作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艺术展览中看到一件陶瓷作品,其细节处理之精妙,让我想起了“吹影镂尘”这个成语。那件作品的每一个纹理和色彩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不禁赞叹作者的技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笔下春风细,吹影镂尘间。
墨痕留香久,字字皆精研。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艺术家在微光下细致地雕刻着一件艺术品,每一刀都精准无比,仿佛在“吹影镂尘”。这样的场景可能会配上轻柔的古典音乐,增强那种精细和专注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raftsmanship”或“mastery”,强调的是对工艺的掌握和对细节的关注。
“吹影镂尘”这个成语不仅是对技艺的赞美,也是对追求完美的鼓励。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注重细节,追求卓越。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欣赏那些在细微之处下功夫的人和作品。
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尘,圣智造迷,鬼神不识。
1.
【吹】
(会意。从口,从欠。“欠”是出气的意思。本义:合拢嘴唇用力呼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吹,嘘也。 、 《庄子·逍遥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组词】
吹火筒;吹火、 吹网、 吹吁
2.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
3.
【镂】
(形声。从金,娄声。本义:可供雕刻的坚铁)。
金刚钻。
【引证】
《书·禹贡》。孔传:“镂,刚铁。”-厥贡璆、铁、银、镂、砮磬。
4.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