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3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35:53
“危途”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危险的道路或处境。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处于一个充满风险、困难或不确定性的状态或环境中。
在文学作品中,“危途”常用来营造紧张或悬疑的氛围,如描述主角在险恶环境中的冒险。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困境或不利的局面。在专业领域,如安全管理或风险评估中,“危途”可能指代具体的危险路径或需要特别注意的区域。
同义词在描述危险或困难的情况时相似,但“危途”更强调道路或路径上的危险。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描述的是安全或顺利的情况。
“危途”由“危”和“途”两个字组成。“危”字古汉语中已有危险、不安的含义,“途”则指道路或路径。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描述危险道路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物理路径,也包括抽象的困境。
在**文化中,“危途”常常与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相联系。例如,古代诗词中常有描述英雄在危途中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危途”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挑战、冒险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可能激发人们对克服困难的期待和勇气。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困难时期或面对重大决策时感到自己正处于“危途”的时刻。这种体验可以增强个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星光指引着危途,心中火焰不灭,勇者无惧前行。”
视觉上,“危途”可能让人联想到崎岖的山路、黑暗的森林或暴风雨中的海面。听觉上,可能是风声、海浪声或脚步声,增加了紧张和不确定的氛围。
在英语中,“危途”可以对应为“perilous path”或“dangerous rout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
“危途”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危险,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选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