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5:02
曲行: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弯曲地行走或行进。在汉语中,它可以指实际的物理行动,也可以引申为比喻性的行为,如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采取迂回的策略。
“曲行”一词源于古汉语,其中“曲”字意为弯曲,而“行”字意为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丰富,从字面上的物理行动扩展到比喻性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曲行”可能与道家的“曲则全”思想相联系,强调在复杂环境中采取灵活、迂回的策略。
“曲行”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策略、智慧和耐心。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复杂问题的深思和对灵活应对的赞赏。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采取了曲行的策略,通过间接的方法最终达到了目标,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直面问题并不总是最佳选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曲行”:
在人生的迷宫里,我曲行,
不是逃避,而是寻找,
那隐藏的光明之路。
视觉上,“曲行”可能让人联想到蜿蜒的小径或曲折的河流。听觉上,它可能与缓慢、深思的音乐相联系。
在英语中,“曲行”可以对应到“meander”或“circuitous route”,虽然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迂回、曲折的概念。
“曲行”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行动,也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复杂环境中采取策略的智慧。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丰富了我们对行动和策略的理解。通过学和分析“曲行”,我更加欣赏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