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2:32
词汇“成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成寐”字面意思是指进入睡眠状态,即入睡。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描述人从清醒状态过渡到睡眠状态的过程。
“成寐”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成”表示完成或达到某种状态,“寐”指睡眠。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被更简洁的现代汉语词汇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睡眠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休息和恢复方式,因此“成寐”这个词汇也承载了人们对良好睡眠的向往和重视。
“成寐”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身心的放松。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使用“成寐”来形容自己在夜晚安静地入睡的情景,尤其是在描述一种平和的睡眠状态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成寐”: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
心灵在宁静中成寐。
梦的翅膀轻轻展开,
在无边的夜空中飞翔。
“成寐”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黑暗,可能伴随着轻柔的雨声或远处虫鸣,营造出一种平和的氛围。
在英语中,与“成寐”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fall asleep”,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描述了从清醒到睡眠的过渡。
“成寐”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寐】
(形声。本义:睡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寐,卧也。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 、 《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 、 《国语·晋语》-归寝不寐。 、 《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 《资治通鉴·唐纪》-门卒方熟寐。 、 宋·范仲淹《渔家傲》-人不寐。 、 明·魏禧《大铁椎传》-子灿寐而醒。 、 《聊斋志异·狼三则》-乃悟前狼假寐。
【组词】
夜不能寐;梦寐(睡梦)以求;寐息(睡眠;卧息、 寐寤、 寐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