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2:09
“人何以堪”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人怎么能承受”或“人怎么能忍受”。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达对某种极端情况或困境的感慨,暗示情况已经到了人难以承受的地步。
“人何以堪”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极端情感和困境的表达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表达极端困境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社会不公或个人不幸的同情。它反映了人对于和谐与平衡的追求,以及对极端情况的敏感和关注。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深沉的悲伤和无奈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极端的困境和无法逃避的现实,引发对人性、社会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朋友的悲剧中使用过这个成语,表达我对她遭遇的同情和无法言说的悲伤。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思绪如潮,人何以堪这无尽的孤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孤独或绝望场景的画面,如一个人站在荒凉的沙漠中,背景是落日余晖。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悲伤的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悲怆奏鸣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ow can one endure?”或“How can one bear i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情感和语境的共鸣是相似的。
“人何以堪”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工具,它不仅传达了极端的情感,还反映了文化和社会的深层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社会现象。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急赋系役,~?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何】
(形声。从人,可声。金文,象人负担之形。本义:负荷) 同本义 同: 荷
【引证】
《易·噬嗑》-何校灭耳,凶。 、 《易·大畜》-何天之衢。 、 《诗·商颂·玄鸟》-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 《诗·商倾·长发》-何天之休,不競不絿。 、 《管子·小匡》-用此五子者何功。
【组词】
何校、 何劳
3.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4.
【堪】
(形声。从土,甚声。本义:地面高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堪,地突也。谓土之坟起者。 、 《庄子·大宗师》-堪坏得之,以袭昆仑。
【组词】
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