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3:10
词汇“堕指裂肤”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堕”、“指”、“裂”和“肤”。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堕指裂肤”字面意思是指手指掉落,皮肤裂开。这个成语形容天气极冷,以至于人的手指冻得掉落,皮肤冻得裂开。它强调了极端的寒冷对人体的伤害。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用来形容极端的寒冷天气。在口语中较少使用,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和夸张性。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文学研究中,可能会提及这个成语来描述极端气候条件或文学修辞手法。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气候条件时各有侧重,但“堕指裂肤”更强调极端寒冷对人体的具体影响。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极端气候条件的直观感受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逐渐成为形容极端寒冷的固定表达。
在**文化中,冬季常常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如春节等重要节日多在冬季。因此,描述冬季极端寒冷的成语如“堕指裂肤”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生活条件的关注。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寒冷感和不适感。它让人联想到冰冷的天气、厚重的衣物和取暖的需求,以及对温暖环境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经历过的极端寒冷天气,或者在讨论气候变化时作为一个生动的例子。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北风呼啸,堕指裂肤,冬日的严寒,如刀割肌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人们在严寒中瑟瑟发抖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寒风呼啸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如“freezing cold”或“biting cold”,但它们没有“堕指裂肤”这样具体和形象的描述。
“堕指裂肤”这个成语在描述极端寒冷时非常生动和形象,它不仅传达了寒冷的程度,还强调了寒冷对人体的直接影响。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缯纩无温,堕指裂肤。
1.
【堕】
损毁;败坏。
【引证】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堕军实而长寇仇。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不能以游堕事。
【组词】
堕圮、 堕泥、 堕域、 堕突
2.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3. 【裂】
4.
【肤】
(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同本义。
【引证】
《论语·颜渊》-肤受之愬。 、 《商君书·算地》-衣不暖肤。 、 《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组词】
肌肤、 肤革、 肤不生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