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4:49
泄水:字面意思是指排放或释放水,通常指从容器、水坝、渠道或其他水体中排出水。在工程和水利领域,泄水可能特指为了控制水位、防止洪水或进行水体维护而进行的排水操作。
泄水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泄”(释放、排出)和“水”(水体)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泄”已有排出的意思,而“水”则一直是水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泄水的含义在不同领域中得到了具体化和专业化。
在中国,泄水与防洪、水利工程紧密相关,反映了社会对水资源管理的重视。例如,三峡大坝的泄洪操作是国家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下游地区的安全。
泄水给人以释放、解脱的联想,尤其是在情感表达上,可以象征情绪的宣泄或问题的解决。
在日常生活中,泄水可能涉及到家庭排水系统的维护,如清理堵塞的下水道,确保水流畅通。
在诗歌中,可以将泄水比喻为情感的释放:
心中的波涛,终将泄水, 在夜的静谧中,找到归宿。
泄水可以联想到水流的声音,如瀑布的轰鸣或是水龙头滴水的细碎声响。视觉上,可以想象水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景象。
在英语中,泄水可以对应为“drain water”或“release water”,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但其专业术语如“spillway”(溢洪道)则更为精确。
泄水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工程和技术领域有着明确的使用,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了解泄水的不同用法和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概念,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
1.
【泄】
(形声。从水,世声。本义:泄水。在江西)。
假借为“歇”。发泄;发散。
【引证】
《庄子·山木》。司马注:“发也。”-运物之泄也。 、 左思《魏都赋》。注:“犹出也。”-穷岫泄云。 、 《素问·平人气象论》。注:“谓发泄也。”-宗气泄也。 、 《淮南子·本经》-精泄于目。 、 《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俾民忧泄。 、 李白《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蓄泄数千载。
【组词】
泄宣、 泄冤、 泄写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