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5:19
吃独食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独自享用食物,不与他人分享。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比喻一个人独自占有某种好处或利益,不愿意与他人共享。
在不同的语境中,“吃独食”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吃独食”这个词汇源于**汉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独自吃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扩展到了比喻层面,用来形容一个人独占好处的行为。
在**文化中,分享是一种美德,因此“吃独食”这个词汇带有负面含义,常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的人。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自私、贪婪和不公平。它可能引发人们对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同事在团队项目中试图吃独食的情况,这种行为最终导致了团队的不和谐和项目的失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利益的餐桌上,
有人贪婪地吃独食,
忘记了分享的温暖,
只留下孤独的影子。
想象一个独自坐在餐桌前的人,面前摆满了美食,但他却不愿意邀请他人共享。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孤独的音乐,强调其孤立无援的状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hog something”或“to monopolize something”,都表达了独占或独享的意思。
“吃独食”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独自享用食物的行为,更广泛地比喻了独占好处的行为。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中,这个词汇都带有负面情感,强调了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吃】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吃,言蹇难也。 、 《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吃。
【组词】
吃子、 吃吃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2.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
3.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