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2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8:38
词汇“乡”通常指的是乡村、农村地区,与“城市”相对。它蕴含着对自然、宁静、传统生活方式的联想。以下是对“乡”这个词汇的深入分析:
“乡”字面意思是指乡村,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人口较少、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它与“城”相对,强调的是一种远离都市喧嚣、更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乡”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是指人们聚居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乡村地区。
在**传统文化中,“乡”常常与乡愁、故乡情怀联系在一起,是许多文人墨客笔下的重要主题。它代表了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
“乡”这个词常常带给人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田园风光、淳朴的民风和悠闲的生活节奏。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提到“乡”,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乡村度过的美好时光,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亲切的邻里关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乡”:
故乡的田野,金黄的麦浪,
童年的笑声,在风中回荡。
乡间的溪流,清澈见底,
心中的乡愁,永远不灭。
提到“乡”,我联想到的是一幅幅宁静的乡村风光画,以及悠扬的乡村音乐,如《茉莉花》等传统民歌。
在英语中,“乡”可以对应为“countryside”或“rural area”,虽然含义相近,但在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上有所不同。
“乡”这个词汇在我心中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联想,它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乡”这个词汇,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对自然和传统的热爱。
1.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讪】
(形声。从言,山声。本义:毁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讪,谤也。与姗略同。 、 《苍颉篇》-讪,诽毁也。 、 《论语》-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 《盐铁论·地广》-居下而讪上,处贫而非富。 、 《礼记·少仪》-有谏而无讪。
【组词】
讪上、 讪议、 讪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