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7:27
词汇“[槁苏暍醒]”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这个词汇似乎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由几个汉字组合而成的,但并没有明确的含义。因此,我将基于这些汉字单独的含义来进行分析。
由于“[槁苏暍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不明确。但可以想象,如果这是一个创造性的组合词汇,它可能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一个人从极度疲惫或病痛中恢复过来的过程。
由于词汇不明确,以下句子仅为假设性示例:
由于“[槁苏暍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
在中华文化中,“苏醒”常常与恢复健康、重获新生等积极意义相关联,而“槁”和“暍”则带有负面或挑战性的含义。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一种从困境中解脱、重获新生的积极情感联想。
由于词汇不明确,个人应用不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槁木般的岁月里,
苏醒的希望如晨曦,
暍热的夏日终将过去,
醒来的心灵,迎接新的黎明。
由于词汇不明确,跨文化比较不适用。
尽管“[槁苏暍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通过对组成汉字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用于形容从极度疲惫或病痛中恢复过来的过程。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构成和可能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自吾令下车,赋役以平,刑罚以清……槁苏暍醒,民饱而嬉,相忘乎无事。
1.
【槁】
(形声。从木,高声。本义:草木枯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槀,木枯也。 、 《易·说卦传》-离为科上槁。 、 《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 、 《荀子·劝学》-虽有槁暴。 、 《楚辞·九叹·远逝》-草木摇落,时槁悴兮。 、 《孟子·梁惠王上》-则苗槁矣。 、 《荀子·王霸》-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 、 《孟子·公孙丑上》-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史记·礼书》。索隐:“干叶也。”-举若振槁。
【组词】
槁干、 槁腐、 槁败、 槁落、 败槁布地;槁箨、 槁枲
2.
【苏】
(形声。从艸,稣(sū)声。从艸,与植物有关。本义:植物名,即紫苏)。
柴草。
【引证】
《颜氏家训》-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
3.
【暍】
中暑。
【引证】
《说文》-暍,伤暑也。从日,曷声。 、 《大戴礼记·千乘》-夏服君事不及暍。 、 《荀子·富国》-使民夏不宛暍。 、 《汉书·武帝纪》-民多暍死。
【组词】
暍人、 暍死
暑热;热。
【引证】
《字林》-伤,热也。 、 唐·杜甫《雷》-气暍肠胃融,汗湿衣裳污。
【组词】
暍困、 暍暑、 暍暍
4.
【醒】
(形声。从酉,星声。酉(yǒu)与酒有关。本义:酒醒)。
同本义。
【引证】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醒能述以文。 、 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组词】
醒酒石、 醒酒汤、 醒药、 醒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