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2:36
“忧病”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因忧虑或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身体疾病。它强调了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一种身心疾病的体现。
在文学作品中,“忧病”常常被用来描述人物因深重的情感困扰或心理压力而导致的身体衰弱或疾病。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自己或他人因过度担忧而感到身体不适。在医学和心理学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讨论心理因素如何影响身体健康。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心病”更侧重于心理问题,而“忧病”则更强调心理问题导致的身体疾病。
“忧病”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忧”和“病”两个字组成,历史演变中没有太大的变化,一直用来描述因忧虑导致的身体疾病。
在**传统文化中,身心合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忧病”这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对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关系的认识。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会有所增加。
“忧病”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因为无法摆脱的心理负担而受苦的人们。这个词提醒我们关注心理健康,以及它对整体健康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目睹过亲友因为长期的忧虑和压力而出现身体不适,这让我更加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忧病”:
忧病如影随形,
心海波涛汹涌。
夜深人静时,
痛楚难自控。
视觉上,“忧病”可能让人联想到苍白的面容、疲惫的眼神和无力的姿态。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到低沉的音乐或沉重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sychosomatic illness”,它也强调了心理因素导致的身体疾病。不同文化中对身心关系的认识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忧病”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要关注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和应用。
1.
【忧】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忧,愁也。 、 《玉篇》-忧,愁也。 、 《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 、 《易·丰》-勿忧。 、 《易·说卦》-坎为加忧。 、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 、 《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组词】
忧忿滞中、 忧蹙、 忧愠、 忧忆、 忧心如捣、 忧邑、 忧畏、 忧世、 忧怀、 忧怯、 忧天、 忧公忘私、 忧鱼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引证】
《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
【组词】
忧居、 忧服、 忧纪、 忧棘、 忧毁、 忧艰
2.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