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8:10
忧煎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忧虑和煎熬。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深重的忧虑而感到内心极度痛苦和不安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忧煎 常用来描绘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如在古典诗词中表达对国家或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极端的心理压力时,人们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可能会用更具体的术语来描述这种心理状态。
同义词:忧虑、煎熬、苦恼、痛苦、焦虑 反义词:安心、舒畅、愉悦、平静、满足
忧煎 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忧”指忧虑,“煎”指煎熬或煎煮,两者结合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在语言的演变中,这个词保持了其基本含义,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忧煎** 常常与士人的忧国忧民情怀相联系,如杜甫的诗中常有此类表达。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地与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联。
忧煎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深陷困境、无法自拔的情景。它影响我的思维,让我在表达类似的情感时更加深沉和内敛。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面对亲人的重病,我深感忧煎,这个词准确地描述了我当时的心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忧煎如潮涌,心海波涛间,寻一叶安舟。”
忧煎 让我联想到暗色调的画面,如深夜的孤独灯光,或是低沉的音乐,如大提琴的哀伤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ormented by worries" 或 "agonized anxiet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状态相似。
忧煎 这个词深刻地描绘了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它在文学和情感表达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表达深层次情感时选择合适的词汇。
1.
【忧】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忧,愁也。 、 《玉篇》-忧,愁也。 、 《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 、 《易·丰》-勿忧。 、 《易·说卦》-坎为加忧。 、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 、 《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组词】
忧忿滞中、 忧蹙、 忧愠、 忧忆、 忧心如捣、 忧邑、 忧畏、 忧世、 忧怀、 忧怯、 忧天、 忧公忘私、 忧鱼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引证】
《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
【组词】
忧居、 忧服、 忧纪、 忧棘、 忧毁、 忧艰
2.
【煎】
(形声。从火,前声。“火”字写在下面时常变形成为四点。本义:煎熬)。
同本义。
【引证】
《説文》-煎,熬也。 、 《方言七》-煎,火干也。凡有汁而干谓之煎。 、 苏轼《豆粥》-帐下烹煎皆美人。
【组词】
煎米、 煎服、 煎盘、 煎豆摘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