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3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33:49
“奇绩”一词通常指的是非凡的成就或卓越的业绩,强调其超出寻常、令人惊叹的特质。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奇迹般的成绩”。
“奇绩”一词源于汉语,由“奇”和“绩”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奇”常指不寻常或非凡,而“绩”则指成绩或业绩。随着时间的推移,“奇绩”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超出寻常的卓越成就。
在**文化中,“奇绩”常常与英雄主义和奋斗精神联系在一起,鼓励人们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在社会背景中,“奇绩”也常被用来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非凡成就。
“奇绩”一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努力、奋斗和成功。它激励人们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每个人都有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见证过一个朋友在学术竞赛中取得了奇绩,他的成功故事激励了我和周围的人,让我们相信努力终会有回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奇绩”:
在时间的河流中,
他以笔为桨,
划出了文学的奇绩,
让世界为之惊叹。
“奇绩”一词可以联想到壮丽的山川、激昂的音乐和震撼人心的电影画面,这些都是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体验,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
在英语中,“奇绩”可以对应为“miracle”或“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非凡和卓越的特质。
通过对“奇绩”一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是对卓越成就的赞扬,也是一种激励和鼓舞,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信心和决心,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奇绩。
1.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
2.
【绩】
把麻纤维披开接续起来搓成线。
【引证】
《说文》-绩,缉也。从糸,责声。 、 《诗·陈风·东门之枌》-不绩其麻。 、 《诗·豳风·七月》。传:“载绩,丝事毕而麻事起矣。”-八月载绩。 、 《国语·鲁语下》-公父文伯退朝,朝母。其母方绩。
【组词】
绩绪、 绩女、 绩火、 绩纺
成就;功业。
【引证】
《尔雅》-绩,功也,又,业也,又,事也,又,成也。字亦作勣。 、 《声类》-勣,功也。 、 《书·尧典》-庶绩咸熙。 、 《左传·昭公元年》。按,迹也。-远绩禹功。 、 《左传·庄公十一年》-大奔曰败绩。 、 《谷梁传·成公五年》-伯尊其无绩乎。 、 《国语·鲁语》-男女效绩。 、 《诗·大雅·文王有声》-维禹之绩。
【组词】
绩用、 绩迒、 绩阀、 绩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