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5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52:47
“年龄段”是一个描述人类年龄范围的词汇,通常用于将人群按照年龄进行分类。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年龄群体的特点、需求和行为模式。
“年龄段”是由“年龄”和“段”两个词组合而成。在汉语中,“年龄”指人的岁数,“段”表示一个范围或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对人群进行细致的分类,因此“年龄段”这一概念逐渐被广泛使用。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年龄段”的概念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重视家庭和传统的社会中,不同年龄段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期望。
“年龄段”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成长、变化和代际差异。它可能会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或者对不同年龄群体特点的好奇和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年龄段”来讨论教育项目的设计或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例如,在设计儿童教育课程时,我会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年龄段”:
岁月如梭,年龄段交织,
童年欢笑,青春梦想,
中年沉稳,老年智慧,
每个阶段,独特风采。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年龄段”的概念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年龄可能被视为智慧和尊重的象征,而在其他文化中,年轻可能更受重视。
“年龄段”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和分类不同年龄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与年龄相关的话题。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龄】
(形声。从齿,令声。从牙齿来看年龄的长幼,所以从“齿”。本义:年龄)。
同本义。
【引证】
陶渊明《责子》-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组词】
学龄儿童;高龄;龄齿
3.
【段】
(形声。从殳(shū),耑(duān)声。“殳”,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用作意符,表示与手持器械的动作有关。金文字形,会意,字形象手持物在山崖中敲棰石之形。本义:锤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椎物也…其藉以椎物之石曰碫。
【组词】
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