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4:39
游弋(yóu y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在水面上自由地移动”。它通常用来描述船只、鱼类或其他物体在水面上轻松、悠闲地移动的状态。
“游弋”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演变过程中保持了基本的意思,即在水面上自由移动。随着语言的发展,其使用范围也有所扩展,不仅限于水上的活动。
在文化中,“游弋”常与自然、宁静的场景联系在一起,如湖泊、河流等,这些场景在文学和艺术中常常被用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
“游弋”这个词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水面、悠闲的时光和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湖边散步时看到一群鸭子在湖面上游弋,那种悠闲的景象让我感到非常放松和愉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游弋”:
晨光洒满湖面,
小舟轻轻游弋,
波光粼粼,
心随风飘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宁静的湖面,小船在水中缓缓移动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让人联想到水面的波动和船只的移动。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ruise”或“drift”,它们也有类似的意思,但在使用上可能更侧重于船只的移动。
“游弋”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联想,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物理上的移动,更传达了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和宁静。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游】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游,旌旗之流也。 、 《诗·长发》-为下国缀旒。 、 《左传·桓公十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2.
【曳】
(会意。从申,从丿,丿(yì)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曳,臾曳也。 、 《礼记·曲礼》-车轮曳踵。 、 《仪礼·士相见礼》。注:“古文作抽。”-武举前曳踵。 、 《楚辞·怨思》。注:“引也。”-曳彗星之皓旰兮。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曳笏却立。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
【组词】
弃甲曳兵;曳尾泥涂、 曳步、 曳脚慢坡(斜坡):曳布拖麻(曳布披麻披麻带孝、 曳开、 曳兵弃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