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7:27
“水横枝”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水中横向生长的树枝。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在一些地方方言或特定文学作品中出现。
在文学作品中,“水横枝”可能用来形容一种自然景观,如河流旁的树木,其枝条横跨水面,形成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地区方言中可能有所保留。在专业领域,如植物学或生态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特定类型的水生植物生长状态。
“水横枝”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简单,由“水”和“横枝”两个词组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有所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
在**传统文化中,水与树木常常被赋予诗意和哲理,如“水横枝”这样的词汇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表达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美。
“水横枝”这个词汇给人以宁静、自然和诗意的联想。它可能让人想到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或是夏日河边的清凉。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一些乡村或自然景区中见过类似“水横枝”的景象,这种自然美景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水横枝下,轻舟徐行,
波光粼粼,映照着天边的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河边柳树的画面,水横枝轻轻触碰水面,带来一种宁静的美感。听觉上,可能伴随着水流的声音和鸟鸣。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自然景观描述在各种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水横枝”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蕴含的自然美和诗意使其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3.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枝,木别生条也。 、 《素问·移精变气论》-草荄之枝。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不蔓不枝。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宋·洪迈《容斋续笔》-正用一枝鸣。
【组词】
枝任、 枝末、 枝主、 枝杪、 枝柯、 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