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5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59:43
“来者勿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来的人不要禁止”,基本含义是指对来访者不设限制,表示欢迎和接纳的态度。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开放和包容的精神。
在文学作品中,“来者勿禁”常用来描绘一个热情好客的环境或人物性格。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欢迎态度。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开放和包容的管理风格或人际关系模式。
“来者勿禁”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的礼仪文化,强调的是一种传统的待客之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保持着其原始的欢迎和接纳的意味。
在**文化中,“来者勿禁”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仁爱”和“礼”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尊重。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鼓励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亲切,它让我联想到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在表达上,它帮助我传达一种积极和乐观的态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社区活动中听到组织者说“来者勿禁”,这让我感到非常受欢迎和重视。这种开放的态度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来者勿禁,心门敞开, 春风拂面,笑语盈怀。 无论远近,皆是友来, 共绘人生,美好画卷。”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充满鲜花和笑脸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欢快的音乐和人们的笑声,这些都是“来者勿禁”这个成语带来的积极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are welcom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欢迎和接纳的意味是相似的。
“来者勿禁”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欢迎表达,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这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促进社会和谐都是非常重要的。
来者勿禁,往者勿止。
1.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2.
【者】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
【引证】
五代·王衍《醉妆词》-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组词】
者回、 者般、 者流、 者番、 者里、 者个、 者边
3.
【勿】
(象形。据甲骨文,像一树旗。右边是柄,左边是飘带。本义:州里所建旗帜) 古代大夫、士所建旗帜,半赤半白,用来麾集人众。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州里’当作‘士大夫’。”-勿,州里所建旗,…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
不。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勿予。 、 《孟子·告子上》-贤者能勿丧。 、 宋·苏洵《六国论》-齐人勿附于秦。 、
4.
【禁】
(形声。从示,林声。本义:禁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禁,吉凶之忌也。 、 《周礼·秋官》。注:“禁所以防奸也。囿人掌囿游之游禁。”-使帅其属而掌邦禁。 、 《礼记·曲礼》-入意而问禁。
【组词】
禁条、 禁肉、 禁忌日、 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