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9:42
[圩市] 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在**南方地区使用,特别是在广东、广西等地。字面意思是指在农村或乡镇中定期举行的集市,通常在特定的日子或地点进行,农民和商贩在这里买卖农产品、手工艺品等商品。
圩市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圩指的是堤坝或围起来的地方,市则是市场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圩市逐渐固定为指代农村的定期集市。
在**南方的一些地区,圩市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也是社区成员交流信息、建立社交关系的重要平台。它反映了农村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
圩市常常让人联想到热闹、淳朴的乡村生活,给人一种亲切和温馨的感觉。它也是许多人的童年记忆,充满了人情味和乡土气息。
在我的家乡,每逢圩日,我都会跟着父母去圩市买菜,那里的热闹和各种叫卖声至今让我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圩市:
圩市晨曦中,
鸡鸣狗吠声。
青菜萝卜香,
乡音绕耳旁。
想象一下,清晨的圩市,阳光透过树梢,洒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上,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农村集市也有,如印度的巴扎(Bazaar),但每个地方的集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特色。
圩市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农村的经济活动,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学*语言和理解文化的过程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和生活方式。
1. 【圩】
2.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