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2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26:49
词汇“[丕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文献。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丕祉”的字面意思是指极大的福祉或极大的恩惠。其中,“丕”意为大、伟大,“祉”意为福祉、幸福。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尚书》等经典文献中,“丕祉”常用来形容君王的恩德或天命所赋予的福祉。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除非是在非常正式或古风的文书中。
“丕祉”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特别是在描述君王或天命的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在古代**,君王的德行和天命被认为是国家福祉的源泉。因此,“丕祉”这个词汇在描述君王的恩德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对于现代人来说,“丕祉”可能会带来一种庄重、古雅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君王的威严。
由于“丕祉”是一个非常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几乎不会遇到使用它的场合。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故事时,可以使用“丕祉”来增添文雅和古典的氛围。
结合古代宫廷的视觉元素,如龙袍、玉玺,可以增强“丕祉”的视觉联想。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音乐的庄重旋律。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great blessing”或“divine favor”可以传达相似的意义。
“丕祉”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对于语言学*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背景。
1.
【丕】
(形声。从一,不声。本义: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丕,大也。 、 《汉书·匡衡传》-未丕扬先帝之盛功。 、 《后汉书·耿秉传》-太医令吉丕。 、 《左传·昭公三年》-昧旦丕显。 、 《书·大诰》-弼我丕丕基。
【组词】
丕变、 丕训、 丕烈、 丕业、 丕绩、 丕显、 丕丕基
2.
【祉】
(形声。从示,止声。本义: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祉,福也。 、 《左传·哀公九年》-祉,禄也。 、 《易·否》-畴离祉。 、 《诗·小雅·六月》-既多受祉。 、 《国语·周语》-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 、 《汉书·王莽传》-维祉冠存已。 、 《后汉书·宋宏传》。注:“谓福庆也。”-用锡尔祉。
【组词】
祉祚、 祉祥、 祉祐、 祉禄、 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