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5:31
“发誓赌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发誓和赌咒来表达决心或承诺的严肃性。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非常认真地承诺某事,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表达自己的决心和信念。
在文学作品中,“发誓赌咒”常用于描述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决心,如在面对重大挑战或决策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强调某人的承诺或警告,表明他们将不惜一切代价履行诺言。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演讲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强调诚信和责任感。
同义词:立誓、誓言、誓约 反义词:背信、食言、违约
“发誓赌咒”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人们对神灵或自然力量的敬畏,通过发誓和赌咒来表达自己的诚意和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各种社会和人际交往中。
在中国文化中,发誓赌咒具有深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它反映了人们对诚信和承诺的重视,以及在重要场合下表达决心的传统方式。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严肃和庄重的感觉,联想到了人们在关键时刻的坚定和决心。它也让我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在面对困境时的不屈不挠。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团队项目中听到同事发誓赌咒,确保按时完成任务。这种表达方式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星辰的见证下,我发誓赌咒,将爱如晨曦般永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庄严的场合下,举手发誓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誓言在空旷的空间中回荡的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ear an oath”或“pledge allegia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承诺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发誓赌咒”这个成语在我对汉语的理解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还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人们在表达决心和承诺时的文化传统和情感深度。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马青指着脑门子~。”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誓】
(形声。从言,折声。本义:发誓;立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自表不食言之辞皆曰誓,亦约束之意也。”-誓,以言约束也。 、 《礼记·曲礼》-约信曰誓。 、 《书·甘誓》。注:“要信也。”-予誓,告汝誓命。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仪礼·大射仪》。注:“犹告也。”-司射西面誓之。 、 《左传·隐公元年》-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 赵长卿《贺新郎》-终待说山盟海誓。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为誓与城为殉。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组词】
誓志、 誓死不贰、 誓辞、 誓戒、 誓剑、 誓书铁券
3. 【赌】 (形声。从贝,者声。本义:用财物作注比输赢)。
4.
【咒】
(呪俗作咒。会意。从口从兄。“兄”,“祝”的本字。“祝、呪本同一词。祝愿和诅呪是一件事的两面。本义:祝告)。
同本义。
【引证】
《后汉书·谅辅传》-时夏大旱,…辅乃自暴庭中,慷慨呪曰。 、 《淮南子·说山》-尸呪齐戒。 、 《文心雕龙》-崇替在人,咒何预焉?
【组词】
咒延、 咒祝、 咒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