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3:2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3:25:12
“三梭布”是一种纺织品,其特点是布料由三根梭子编织而成,通常指的是一种质地较为厚实、结构紧密的布料。这种布料因其坚固耐用,常用于制作耐磨的衣物或工业用品。
在文学作品中,“三梭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坚韧不拔的品质或物体的坚固性。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纺织或服装行业中,它是一个专业术语。
“三梭布”一词源自纺织工艺,其中“梭”是指织布时用来穿线的工具。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这个词可能逐渐被更精确的术语所替代,但在某些地区或行业中,它仍然保留着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在某些文化中,三梭布可能与耐用和实用的价值观相联系,反映了人们对物质坚韧性的重视。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这种布料可能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材料。
提到“三梭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坚固、耐用和实用等正面情感。它也可能唤起对过去简单而坚实生活方式的怀念。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家纺织厂实*,那里生产的三梭布主要用于制作工作服和防护装备。这种布料的耐用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三梭布”:
如同三梭布般坚韧, 岁月无法磨损你的心。 每一根线,每一道纹, 都是你不屈不挠的证明。
想象一块厚重的三梭布,可能会联想到沉稳的色调和粗糙的质感。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织布机有节奏的咔嗒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耐用布料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用途。例如,在某些非洲文化中,类似的厚实布料可能用于制作传统服饰。
“三梭布”这个词虽然不是一个日常高频词汇,但它在特定领域和语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增加对纺织文化和工业历史的认识,同时也丰富了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梭】
(形声。本义:织机的构件) 梭子。
【引证】
《通俗文》-梭,织具也。 、 唐·白居易《朱陈村》-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纷。
【组词】
梭布、 穿梭;无梭织机;梭杼、 梭肚、 梭布
织布梭往复的次数。
【引证】
唐·王建《织锦曲》-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
3.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1. 【梭布】 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