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1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12:52
词汇“倾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倾”可以理解为倾倒、倾尽,而“竭”则意味着竭尽、用尽。结合起来,“倾竭”可以理解为倾尽全力、耗尽所有资源的意思。
“倾竭”的基本含义是指尽其所有,不遗余力地去做某事,通常用于描述付出极大的努力或牺牲。
在文学作品中,“倾竭”可能用来形容主人公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如“他倾竭全力,只为救出被困的家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强调努力的场合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管理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资源的完全投入。
由于“倾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词汇“倾”和“竭”组合而成,用以强调极端的努力和资源的耗尽。
在强调努力和奉献的文化中,“倾竭”可能被用来赞扬那些不遗余力追求目标的人。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与英雄主义、牺牲精神等价值观相关联。
“倾竭”这个词给人一种强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努力和奉献的尊重和敬佩。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工作或学*中遇到需要“倾竭”努力的情况,比如为了完成一个重要项目或通过一项考试而全力以赴。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倾竭”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和不懈的追求,如:
星辰倾竭光辉,
只为照亮夜行者的路。
视觉上,“倾竭”可能让人联想到瀑布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或是火焰燃烧至尽的情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激昂的音乐,如交响乐的高潮部分,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和动力。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exhaust all efforts”或“spare no effort”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倾竭”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强调了极端的努力和奉献,对于理解和表达全力以赴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态度。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竭】
(形声。从立,曷声。本义:背举;用肩背负)。
同本义。
【引证】
《礼记·礼运》。注:“犹负戴也。”-五行之动,迭相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