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4:42
词汇“昌时”的深入学*和分析:
“昌时”字面意思是指繁荣昌盛的时期或时代。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国家、社会或个人在某个时间段内达到的繁荣状态。
“昌时”由“昌”和“时”两个字组成。“昌”意为繁荣、兴旺,“时”指时间或时代。在古代文献中,“昌时”常用来描述国家的繁荣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社会和个人层面。
在**文化中,“昌时”常与历史上的盛世相联系,如“汉唐昌时”,反映了人们对繁荣稳定社会的向往。
“昌时”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繁荣、和谐与进步。它鼓励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和社会发展。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昌时”来形容我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高峰期,那时商业繁荣,人们生活富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昌时”:
在那昌时的岁月里,
花儿开得格外艳丽,
人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昌时”可能让人联想到繁华的都市夜景、热闹的市场和欢快的音乐,这些都是繁荣时代的象征。
在英语中,“golden age”或“heyday”可以与“昌时”相对应,它们都指代一个时期的高峰状态。
“昌时”是一个富有积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时代的繁荣,也激励人们追求更好的未来。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昌时”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对美好时代的向往和赞美。
1.
【昌】
(会意。从日,从曰。本义:善,正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昌,美言也。 、 《书·大禹谟》-禹拜昌言。
【组词】
昌言、 昌教
2.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