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3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39:05
“倾盆大雨”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雨势非常大,就像盆中的水一下子倾倒出来一样。这个词汇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密集且强烈的场景,通常用来描述极端的降雨情况。
“倾盆大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观,由“倾盆”和“大雨”两个词组合而成。其中,“倾盆”意指盆中的水被倾倒出来,形象地比喻雨水的猛烈。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至今仍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雨水常常被赋予丰收和生命力的象征意义。然而,“倾盆大雨”由于其强烈的语义,更多地与自然灾害、不便和挑战联系在一起。
“倾盆大雨”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和不安,因为它暗示着可能的破坏和不便。同时,它也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感。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一次在户外活动时突然遭遇倾盆大雨,那种瞬间的湿透和寻找避雨处的急迫感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辰隐匿,唯有一场倾盆大雨,洗涤尘世的喧嚣。”
想象一幅画面:黑暗的天空中,闪电划过,紧接着是雷声轰鸣,雨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这样的场景会让人联想到强烈的自然声音和动态的视觉冲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rrential rain”或“downpour”,它们都用来描述同样强烈的降雨情况。
“倾盆大雨”这个词汇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在不同的语境中都能有效地传达雨势的强烈。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并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烟拥层峦云拥腰,~定明朝。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盆】
(形声。从皿,分声。皿,泛指盘碗一类器具。本义:盛东西或洗涤用的器皿。通常为圆形,口大底小,比盘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盆,盎也。 、 《考工记·陶人》-盆实二鬴,厚半寸,脣寸。 、 《周礼·牛人》。司农注:“所以盛血。”-与其盆簝。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组词】
炭盆、 脸盆;大铜盆、 盆吊、 盆冤、 盆口精熟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