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0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07:08
师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跟随某人学,通常指的是在学术、技艺或专业领域中跟随一位导师或专家学。它强调了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关系,其中一方是学*者,另一方是经验丰富的指导者。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师从”常用来描述主角的学经历,如“他师从名医,学得一手好医术。”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可以用“跟着...学”或“向...请教”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专业领域:在学术或专业领域,这个词非常常见,如“他师从著名物理学家,专攻量子力学。”
同义词:拜师、跟师、学徒、受教 反义词:授徒、执教、传授
“师从”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师”指的是教师或导师,“从”表示跟随或依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用于正式或专业的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师徒关系非常重要,师从某人不仅是一种学方式,也是一种尊敬和传承的表现。这种关系在武术、艺术和手工艺等领域尤为突出。
“师从”这个词给人一种传统、尊敬和专业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勤奋学*、尊重师长和技艺传承的正面形象。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师从一位资深编辑学*写作技巧,这段经历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师从岁月,学得静好;师从风雨,懂得坚韧。”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位学生恭敬地站在导师面前,听从教导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导师温和而坚定的声音,传授知识和经验。
在英语中,“师从”可以对应为“study under”或“learn from”,但这些表达不如“师从”那样强调师徒关系的正式性和尊敬。
“师从”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教育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学关系,也体现了对知识和经验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语言的正式性和专业性。
1.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2.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