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2:44
词汇“延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术语。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延视”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延长视线”或“延展视野”。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城市规划中,可能指的是通过设计手段延长人们的视觉感受,增强空间感或景观的连续性。
在文学作品中,“延视”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视觉上的延伸感,如通过描写远处的山脉或河流来营造一种视野的延展。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讨论环境中,如摄影、绘画或设计领域。
由于“延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延”和“视”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视觉上的延长或扩展。
在某些文化中,视觉的延展可能被视为一种美学追求,如**山水画中的“远山近水”就是一种视觉上的延展。
“延视”可能给人一种开阔、深远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无限的可能性和探索的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延视”这个词,但它所表达的概念——视野的扩展和延伸——是我们常常追求的。
在创作中,可以将“延视”作为一个主题,通过文字、绘画或摄影来表达对广阔视野的向往。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一系列逐渐延伸的景观,如从近处的树木到远处的山脉,以此来体现“延视”的概念。
在不同文化中,对于视觉延展的追求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通的。
“延视”作为一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所蕴含的视觉延展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和理解世界。
1.
【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蜒”。-延,长行也。 、 《楚辞·大招》-蝮蛇蜒只。 、 《韩非子》-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 《书·召诰》-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 晋·陆机《长歌行》-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 、 《吕氏春秋·顺说》-莫不延颈举踵。
【组词】
延瞩、 延望、 延算三纪、 延年、 延息、 延期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引证】
《礼记·玉藻》-摈者,延之日升。 、 《礼记·曲礼》-主人延客祭。 、 《礼记·射义》-出延射。
【组词】
延接、 延入、 延登
2.
【视】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视,瞻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 、 《诗·郑风·子曰鸡鸣》-子兴视夜。 、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战国策·齐策》-熟视之。 、 柳宗元《三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视探、 视瞻、 视日、 视远步高、 视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