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9:13
“使绊儿”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设置障碍或陷阱来阻碍某人或某物的行动。基本含义是指故意制造困难或障碍,使对方难以顺利进行某项活动或达到某个目标。
“使绊儿”一词源于北方方言,最初可能是指在道路上设置障碍物,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意义上的阻碍行为。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不仅限于物理上的障碍,还包括各种形式的阻碍和干扰。
在**文化中,“使绊儿”常常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不道德或不正当的,因此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常会避免这种行为,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使绊儿”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阴险、狡诈和不公平。它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警惕和反感,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或对抗方式。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工作中遇到过同事之间的“使绊儿”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还破坏了团队的合作氛围。这种经历让我更加重视团队合作和正直的工作态度。
在诗歌中,可以将“使绊儿”融入到描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社会斗争的诗句中:
在人心的迷宫里,
使绊儿的手,暗中编织着网,
每一道阴影,都是一场无声的较量。
在视觉上,“使绊儿”可以联想到一张复杂的网或陷阱,象征着隐藏的危机和不可预见的障碍。在听觉上,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紧张的音乐或不和谐的声音,反映出内心的不安和紧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row a wrench in the works”或“sabotage”,这些表达也传达了类似的阻碍或破坏的含义。不同文化中对这种行为的评价和接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为这种行为是不正当的。
“使绊儿”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阻碍行为,还反映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竞争的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对于准确传达思想和情感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践应用,我对“使绊儿”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更加意识到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她嘴上说话比蜜甜,暗中~算计人。
1.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
2.
【绊】
(形声。从糸,半声。本义:驾车时套在牲口后部的皮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绊,马絷也。字亦作跘。 、 《释名·释车》-靽,半也,拘使半行不得自纵也。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