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9:14
机不旋踵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机会不会在脚跟后面旋转”,比喻机会稍纵即逝,不容错过。这个成语强调了抓住时机的重要性,意味着一旦机会出现,就必须立即行动,否则就会失去它。
在文学作品中,机不旋踵 常用来形容战争、商业竞争或个人生活中的关键时刻,强调决策的迅速性和重要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提醒他人或自己不要错过重要的机会。在专业领域,如金融、市场营销等,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强调时机的重要性。
同义词:
反义词:
机不旋踵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古代**人对时机把握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军事或商业领域,也适用于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文化中,时机被视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机不旋踵 反映了这种文化观念,强调了在关键时刻做出迅速决策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在的历史故事和现代社会中都有所体现。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迫感和责任感。它让我联想到在关键时刻必须果断行动,否则可能会错失良机。这种联想在面对重要决策时尤为强烈。
在我的生活中,机不旋踵 这个成语曾在我面临职业选择时提醒我迅速做出决定。当时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我意识到如果犹豫不决,可能会失去这个机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时光如梭,机不旋踵,
抓住瞬间,梦想成真。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员在比赛中冲刺的画面,强调速度和时机的重要性。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紧张的背景音乐,增强紧迫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 "seize the day" 或 "carpe diem",都强调了抓住当前机会的重要性。这些表达在西方文化中也很常见,体现了不同文化对时机把握的共同重视。
机不旋踵 这个成语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它教会我在关键时刻要迅速行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时机的重要性。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个成语的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
1.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旋】
转轴。
【引证】
唐·杜甫《画鹰》-绦旋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温酒器。通称“旋子”。
【引证】
元·戴侗《六书故》-旋,温器也,旋之汤中以温酒。
4.
【踵】
(形声。从足,重声。本义:追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踵,追也。从足,重声。一曰往来貌。 、 张衡《东京赋》-踵二皇之遐武。 、 《庄子·德充符》-踵见仲尼。 、 《史记·太史公自叙》。索隐曰:“继也。”-有司靡踵。 、 《后汉书·皇后纪》注-踵,迹也。 、 《六韬·均兵》-骑者,军之司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 、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吴踵楚,而疆场无备,邑能无亡乎?
【组词】
踵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