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6:49
“朵颐大嚼”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大口地吃东西,形容吃得很香或吃得很猛。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吃东西时的贪婪或享受的样子。
在文学作品中,“朵颐大嚼”常用来描绘人物的饮食场景,增强氛围或突出人物性格。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吃东西的样子很夸张或很享受。在专业领域,如饮食文化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讨论食物的吸引力或人们的饮食*惯。
同义词:狼吞虎咽、大快朵颐、饕餮盛宴 反义词:细嚼慢咽、小口品尝
同义词“狼吞虎咽”强调吃东西的速度快且贪婪,而“朵颐大嚼”更侧重于吃东西时的享受和满足感。反义词“细嚼慢咽”则强调吃东西时的细致和缓慢。
“朵颐大嚼”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饮食文化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饮食场景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饮食不仅是生存的需要,也是一种享受和社交的方式。因此,“朵颐大嚼”这个成语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反映了**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满足。它让我联想到家庭聚餐、节日庆典和朋友间的欢聚,这些都是生活中温馨和快乐的时刻。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家庭聚餐时,我看到我的小侄子朵颐大嚼着奶奶做的红烧肉,那满足的表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食物的魅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花开满园,我与友人共坐,朵颐大嚼着春日的馈赠,心中满是欢愉。”
想象一幅画面: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孩子们朵颐大嚼着美食,笑声和谈话声交织在一起,背景音乐是轻快的旋律,这样的场景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ast like a king”或“pig out”,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享受美食的意味,但“朵颐大嚼”更具有文化和语言的独特性。
通过对“朵颐大嚼”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饮食场景时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成语的恰当使用,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盖如久处灾区之民,草根木皮,冻雀腐鼠,罔不甘之,朵颐大嚼。
1.
【朵】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是“木”(树),上面象花实之类。本义:花朵。朶为朵的俗字)。
树木枝叶花实下垂貌。今指花朵,即植物的花或苞。
【引证】
《说文》-朶,树木花朶朶也。
【组词】
朵云、 朵作千叶
2.
【颐】
(形声。从页(xié),臣(yí)声。臣,面颊,繁化作“颐”。本义:下巴) 同本义。
【引证】
《方言十》-颐,颌也。 、 《释名》-颐,或曰辅车,或曰牙车,或曰颊车。 、 《春秋元命苞》-后稷岐颐自求。 、 《礼记·玉藻》-端行颐霤如矢。 、 《庄子·天地》-手指颐指。 、 《汉书·东方朔传》-擢项颐。 、 《易·噬嗑》-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 、 《西游记》-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 、 《新唐书》-方额广颐。
【组词】
颐腮、 颐脱、 颐溜
保养。
【引证】
《易·序卦》-颐者,养也。 、 《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 、 唐·韩愈《闵己赋》-恶饮食乎陋巷兮,亦足以颐神而保年。
【组词】
颐志、 颐育、 颐神、 颐爱、 颐贤、 颐养精神、 颐身、 颐年、 颐老、 颐养天年、 颐神养性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嚼】
义同“嚼(jiáo),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
【引证】
《玉篇》-嚼,噬嚼也。 、 《通俗文》-咀啮曰嚼。 、 《尔雅·释兽》。注:“食之已久,复出嚼之。”-牛曰齝。
【组词】
咀嚼;嚼血、 过屠门而大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