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5:04
词汇“易于破竹”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军事比喻,用来形容事情进展非常顺利,如同破竹一般,一旦开始就势不可挡,直至成功。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易于破竹”字面意思是像破竹子那样容易,比喻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易于破竹”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杜预传》中,原文是“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形式,用来形容事情进展的顺利。
在文化中,竹子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而“破竹”则是一种强烈的动态形象,代表着力量和速度。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于顺利和成功的向往。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成功和胜利的喜悦,以及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我在某个项目或任务中取得了快速而顺利的进展,我可能会用“易于破竹”来形容这个过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春风拂面,事业易于破竹,心随梦想,飞翔无阻。”
想象一下,破竹的声音清脆有力,画面中竹子一节节断裂,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强化了“易于破竹”的动态感和力量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a hot knife through butter”,用来形容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和容易。
“易于破竹”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文化内涵,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准确而生动地描述顺利和成功的状态。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文化中的积极价值观。
1.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引证】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 、 《战国策·魏策》-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易寡人之璧。 、 《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 、 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组词】
易筋经、 易箦、 易货、 易地、 易身
2.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3.
【破】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破,石碎也。 、 李贺《李凭箜篌引》-石破天惊逗秋雨。 、 《史记·项羽本纪》-沉船、破甑。 、 《荀子·劝学》-卵破子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璧。
【组词】
爆破、 破瓦、 破卵倾巢、 破剥、 破坠、 破溃、 破块
4.
【竹】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引证】
《说文》-竹,冬生草也。象形。 、 柳宗元《小石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世说新语·政事》-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组词】
竹笋汤、 竹夫人、 竹撞、 竹箨、 竹笥、 竹蓖、 竹笆、 竹皮、 竹母、 竹工、 竹匠、 竹席、 竹笪、 竹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