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8:41
承包:指接受并承担某项工作或责任,通常涉及签订合同,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定任务或提供特定服务,并为此收取报酬。
“承包”一词源于汉语,古已有之,原指农民向官府承包土地耕种,后扩展到商业和工程领域,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概念。
在中国,“承包”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紧密相关,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承包”给人以责任感和承诺的联想,常伴随着对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在大学期间,我曾承包了一个小型活动的组织工作,这让我学会了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
诗歌: 承包一片蓝天, 承诺无尽的梦想, 在岁月的长河中, 我们携手前行。
视觉:想象一个建筑工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标志着一项大型工程的承包。 听觉:听到合同签订时的笔触声,象征着责任的开始。
在英语中,“承包”对应的是“contract”或“undertake”,在不同文化中,承包的概念和实践有所差异,但核心都是关于责任和承诺的。
“承包”是一个充满责任和承诺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展现出多样性。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对于理解商业合同、项目管理等领域至关重要,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
2.
【包】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用纸、布等裹东西。
【引证】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书·禹贡》-草木渐包。 、 《易·姤》-包有鱼。 、 《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
【组词】
纸包不住火;包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