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3:0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3:00:01
承允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接受并同意某项请求或提议。它强调的是一种正式的、积极的回应,通常涉及到对他人意愿的尊重和承诺。
在文学作品中,承允 可能用于描述角色之间的重要对话,特别是在需要表达尊重和诚意的场合。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答应”或“同意”。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文件或商业合同中,承允 可能用于正式的书面语,以表达对条款的接受和承诺。
承允 由两个汉字组成:“承”意味着接受或承担,“允”意味着允许或同意。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承允** 强调的是一种责任感和诚信,特别是在正式场合或对重要事务的回应中。它体现了一种对承诺的重视和对人际关系的尊重。
承允 给人一种正式和庄重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诚信和责任感。在个人表达中,使用这个词可以传达出对承诺的认真态度和对对方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商务会议上听到对方公司的高层使用“承允”来回应我们的提议,这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合作的认真态度和诚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初露,我承允了岁月的邀请, 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心怀希望与梦想。”
承允 可能让人联想到正式的文件、庄重的仪式或深思熟虑的对话。在视觉上,它可能与古老的文书、印章或庄重的服饰相关联。在听觉上,它可能与沉稳的语调或正式的演讲相关联。
在英语中,承允 可以对应为“accept”或“agree”,但在正式和庄重的语境中,可能更倾向于使用“assent”或“consent”。
承允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正式感的词汇,它在表达承诺和尊重时非常有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传达我的诚意和责任感。
1.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
2.
【允】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以”(呂)字,下为“儿”(人)字。以是任用,用人不贰就是“允”。本义:诚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允,信也。 、 《尔雅》-允,信也;允,诚也。 、 《易·晋》-众允。 、 《书·尧典》-允恭克让。 、 《诗·商颂·长发》-允也天子。 、 《方言》-命汝作纳言,风夜出纳联命,惟允。
【组词】
允元、 允直、 允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