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5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58:51
词汇“中半”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来源于某些方言或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假设的含义进行:
“中半”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中间的一半”或“中间部分”。在某些语境下,它可能指的是某个时间段或空间的中段部分。
由于“中半”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情节或故事的中段;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个活动或**的中间阶段;在专业领域,它可能指某个过程或实验的中期阶段。
由于“中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中间”和“一半”两个词组合而成,用以强调中间的部分。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中半”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传统节日或庆典的中期,或者在某些地区方言中用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某个中间状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中半”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给人一种平稳过渡的感觉,暗示着从开始到结束的中间过程。
由于“中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常见的词汇来描述中间状态。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中半”用作一个象征性的词汇,代表转折点或关键时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时间轴或进度条的中段部分;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曲子的中间部分,可能是高潮前的过渡。
由于“中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来描述中间状态。
“中半”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范围有限,但在特定语境下可以提供精确的描述。在学*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表达思想,但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更常见的词汇可能更为实用。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