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3:14
词汇“界分”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但它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界分”字面意思是指界限的划分,即将某物或某概念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或区域。基本含义是指在空间、时间、概念等方面进行明确的区分和界定。
“界分”由“界”和“分”两个字组成。“界”指界限,“分”指分开。在古代汉语中,“界”常用于地理界限的描述,而“分”则有分开、分配的含义。随着语言的发展,“界分”逐渐用于更广泛的界限划分概念。
在**文化中,“界分”常与秩序、规范和界限有关,强调明确性和秩序性。在社会背景中,“界分”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规范。
“界分”给人一种明确、清晰的感觉,有时也带有一种界限感或隔离感。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引发对界限的尊重或对界限的突破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界分”可能用于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划分,或者在工作中的任务分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界分”来描述自然景观的界限,如“山川界分,天地一线”。
在英语中,“界分”可以对应为“demarcation”或“boundary”,在不同文化中,界限的概念都是重要的,但具体的表达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界分”是一个具有明确界限划分含义的词汇,它在法律、地理、社会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界分”的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界限问题,在语言表达中也能更准确地传达界限划分的意图。
1.
【界】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田畔也。-界,境也。 、 《尔雅》-界,垂也。 、 《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田边谓之界。 、 《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 、 《韩非子·五蠹》-去门十里以为界。 、 《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战国策·燕策》-至燕南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迎公子于界。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
【组词】
界分、 界约、 界贼、 界至
2.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