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3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36:11
欢忭鼓舞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词组成:“欢忭”和“鼓舞”。其中,“欢忭”意为高兴、喜悦,“鼓舞”则指激发、激励。结合起来,“欢忭鼓舞”形容人们因为某种好消息或成就而感到非常高兴和振奋。
“欢忭鼓舞”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欢忭”一词在古文中已有使用,而“鼓舞”则是一个更为常见的词汇,指通过鼓声激发士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人们因好消息而兴奋的成语。
在**文化中,集体主义和团结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欢忭鼓舞”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描述人们在共同目标达成时的集体情绪,强调了团结和共同庆祝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乐观的。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庆祝和分享喜悦时的场景,如节日庆典、体育赛事胜利等。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团队项目成功完成或个人取得重要成就时,我都会感受到“欢忭鼓舞”的情绪。这种感觉激励我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万物欢忭鼓舞,花开满园,喜气洋洋。”
想象一下,一个热闹的节日庆典,人们载歌载舞,鼓声震天,这种场景就是“欢忭鼓舞”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jubilant and inspired”,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传达了类似的情感和氛围。
“欢忭鼓舞”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情感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共同成就的庆祝和激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1.
【欢】
(形声。从欠,雚(guàn)声。本义:喜悦,高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欢,喜乐也。 、 《礼记·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 、 《荀子·大略》-夫妇不得不驩。 、 《庄子·至乐》-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 《韩非子·说林上》-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 、 《战国策·秦策》-而大国与之懽。 、 《庄子·渔父》-饮酒则欢乐。 、 《汉书·李广苏建传》-今日之欢。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众宾欢也。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欢动一城。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奉一日之欢。
【组词】
欢容、 欢洽、 欢哄、 欢情
2.
【忭】
喜乐的样子。
【引证】
苏轼《喜雨亭记》-农夫相与忭于野。
【组词】
忭跃、 忭忻、 忭幸、 忭舞
3.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 、 《释名·释乐器》-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 、 《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镗。 、 《汉书·律历志上》-皮曰鼓。 、 《楚辞·屈原·国殇》-抱玉枪兮击鸣鼓。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阗王钟鼓之乐。
4.
【舞】
(形声。从舛(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同本义。
【引证】
《礼记·乐记》-舞,动其容也。 、 蔡邕《月令章句》-乐容曰舞
【组词】
舞旋、 舞判、 芭蕾舞;歌舞、 舞局、 舞咏、 舞头、 舞天、 舞妓、 集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