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4:32
愿望:指个人内心深处的希望或想要实现的目标,通常涉及对未来某种状态或结果的期待。
愿望一词源于古汉语,最初的意思是“心中所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涵盖了更广泛的心理期待和目标。
在许多文化中,愿望被视为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动力。例如,新年时许愿是一种普遍的文化习俗,人们通过许愿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愿望常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它激励人们追求更好的自己和生活。联想上,愿望可能与梦想、希望和努力等正面词汇相关联。
在我的生活中,愿望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例如,我曾有一个愿望是学会弹钢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能够弹奏一些简单的曲子。
诗歌: 愿望如星辰, 指引夜行者。 心中火焰, 不灭不息。
视觉:愿望可能让人联想到星空,每一颗星星都代表着一个愿望。 听觉:愿望可能与柔和的钢琴曲相关联,旋律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在英语中,“wish”和“desire”都可以表示愿望,但“wish”更偏向于无法实现的愿望,而“desire”则更强调强烈的欲望。
愿望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动力的词汇,它不仅是个人的心理期待,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对愿望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和情感传递中的重要性。
1.
【愿】
(形声。从页(xié),原声。古时“愿、願”各有本义。“愿”义为谨慎,“願”义为“大头”) 谨慎;老实,质朴。
【引证】
《说文》-愿,谨也。 、 《周书·谥法》-思厚不爽曰愿。 、 《韩非子·诡使》-无利于上谓之愿。 、 《书·皋谟》。郑注:“谓容貌恭正。”-愿而恭。 、 《考工记·弓人》-则莫能以愿中。 、 《周礼·大司寇》-上愿纠暴。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组词】
愿恭、 愿款、 愿法、 愿敏、 愿婉、 愿懿、 愿民
大头。
【引证】
《说文》-願,大头也。从頁,原声。宋公孙願绎字硕父。
2.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