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4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43:36
词汇“冥迹”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冥迹”字面意思是指隐秘或难以察觉的痕迹。其中,“冥”通常与幽暗、深奥、不可见等概念相关,而“迹”则指痕迹、足迹。结合起来,“冥迹”可以理解为那些隐藏在深处、不易被发现的痕迹或迹象。
由于“冥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来形容那些神秘或难以捉摸的事物,如在描述历史、考古或侦探小说中可能出现的难以解读的线索。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讨论中。
“冥迹”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冥”和“迹”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文献中,可能偶尔会出现这个词,但并不常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冥迹”可能被用来象征那些深不可测的智慧或神秘的力量。例如,在某些**或哲学体系中,可能用这个词来描述那些超越人类理解的事物。
“冥迹”这个词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神秘、深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深层含义或未解之谜。
由于“冥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特定的文学或学术环境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冥迹”用于描述那些难以捉摸的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中的深层含义,或者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外星文明的遗迹。
视觉上,“冥迹”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模糊不清的影像或古老的符号;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那些低沉、神秘的音乐。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冥迹”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于某些语言中,用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冥迹”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那些难以察觉或理解的事物的独特方式。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概念。
1.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冥,幽也。 、 《广雅》-冥,暗也。 、 《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 、 《诗·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 、 《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
【组词】
冥冥、 冥冥灭灭、 冥蒙、 冥升、 冥幻
2.
【迹】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
【组词】
浪迹天涯;人迹、 人迹罕至;迹蹈、 迹状、 迹响
留下的印子。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蟆入草间,蹑迹披求。
【组词】
痕迹;血迹;笔迹;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