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4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40:16
器械:指用于特定目的的工具或设备,通常用于医疗、体育、工业等领域。字面意思是指有形的、可操作的工具,用于辅助完成某项任务或操作。
器械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兵器和武器,后来扩展到指任何有用的工具或设备。在现代汉语中,其含义进一步细化,特别是在专业领域中。
在现代社会,器械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例如,医疗器械的进步挽救了无数生命,工业器械的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
器械往往给人以技术、效率和精确的联想。在某些情境下,也可能引发对机械化、自动化带来的社会影响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器械无处不在,从厨房的锅碗瓢盆到办公室的电脑打印机,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器械。
在诗歌中,器械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类的创造力和对自然的改造:
铁锤与锯, 在匠人手中舞动, 创造出生活的器械, 支撑起文明的脊梁。
器械的视觉联想通常是金属、机械和精确的结构。听觉上,可能是机械运转的声音,如钟表的滴答声或机器的轰鸣声。
在不同语言中,器械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都是指用于特定目的的工具或设备。例如,英语中的“apparatus”或“instrument”,德语中的“Gerät”。
器械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其含义广泛且在不同领域中有特定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现代社会中的技术进步和工具应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器械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工具本身,还反映了人类对技术的依赖和创造力。
1.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
2.
【械】
(形声。从木,戒声。本义:脚镣手铐一类的刑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械,桎梏也。 、 《通俗文》-拘罪人曰桁械。谓穿木加足曰械,大械曰桁。 、 《后汉书·吴传》注-在手曰械。 、 《汉书·娄敬传》-械系敬广武。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三缢加别械。 、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地上刑械。
【组词】
械送、 械索、 械节、 械解、 械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