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8:27
“以磛投卵”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石头去砸鸡蛋”,比喻用强大的力量去对付弱小的对象,结果必然是弱者被轻易摧毁。这个成语强调了力量悬殊和结果的必然性。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战争、竞争或辩论中一方明显占优势,另一方毫无胜算。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比喻任何形式的不对等对抗,如体育比赛、商业竞争等。在专业领域,如军事、经济学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战略决策和市场竞争。
同义词“以卵击石”和“螳臂当车”都强调了弱者对抗强者的无望,而反义词“势均力敌”和“旗鼓相当”则表示双方力量相当,胜负难分。
“以磛投卵”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战争和军事策略,后来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比喻场合。它的使用和理解在汉语中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知天命”和“审时度势”的智慧,即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环境的制约,不做无谓的牺牲。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反思的情感反应,提醒人们在面对不可能的挑战时要明智选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劝告朋友在面对明显不利的局面时,要懂得退让和保护自己。
在诗歌中,可以将“以磛投卵”融入描述历史战役的诗句中,如“古战场,英雄泪,以磛投卵,悲歌长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石头从天而降,砸向脆弱的鸡蛋,画面震撼而悲壮。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石头落地的沉重声音和鸡蛋破碎的细微声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flogging a dead horse”或“pouring water on a duck's back”,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表达了类似的无力感和无用功的概念。
“以磛投卵”这个成语在汉语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传递了深刻的智慧和人生哲理。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和历史,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
兵之所加,如以磛投卵者,虚实是也。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磛】
3.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4.
【卵】
(象形。小篆字形像卵。本义:卵子,特指蛋)。
蛋。
【引证】
《说文》-卵,凡物无乳者卵生。 、 《国语·鲁语》。注:“未孚曰卵。”-鸟翼鷇卵。 、 《史记·龟策传》。索隐:“鸡子也。”-梁卵焍黄。 、 《礼记·内则》-濡鱼卵酱。 、 《论衡》-卵壳孕而雌雄生。 、 《荀子·劝学》-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组词】
卵袋、 卵清、 卵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