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6:16
围田:围田是一种农业用地,通常指在低洼地区通过筑堤围水而成的田地。这种田地可以有效地防止洪水侵袭,同时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主要用于种植水稻等水生作物。
围田一词源于**古代农业实践,特别是在江南地区,由于地势低洼,人们通过筑堤围水的方式来防止洪水,同时利用水资源进行农业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农业方式逐渐被广泛采用,并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文化。
在*,围田不仅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田还与许多传统节日和俗相关,如端午节的龙舟赛,就与围田的防洪历史有关。
围田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丰收的喜悦。它让我联想到金黄的稻田、勤劳的农民和丰饶的土地,这些形象激发了我对自然和劳动的尊重。
在我小时候,家乡的围田是我们的主要粮食来源。每到收割季节,全家人都会参与到围田的劳作中,那种团结和收获的喜悦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围田:
晨曦微露,围田波光粼粼,
稻穗低垂,诉说着丰收的歌。
堤坝如龙,守护着这片沃土,
农民的汗水,滋养着希望的田野。
围田的视觉联想是广阔的稻田、蜿蜒的堤坝和蓝天白云。听觉联想则是稻浪的沙沙声、农民的歌声和鸟儿的鸣叫。
在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如越南和泰国,也有类似的农业方式,但可能使用不同的词汇来描述。例如,越南的“ruộng bậc thang”(梯田)也是一种类似的农业形式。
围田不仅是一种农业技术,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是农业文明的重要遗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围田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农业文化的丰富性。
1.
【围】
(形声。从囗,韦声。“囗”是“围”的古字。本义:环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按,围绕, 周围字当用此。”-囗,回也,象回币之形。 、 《广雅·释诂四》-围,裹也。 、 《易·系辞上》-范围天地之化。 、 《周礼·考工记·庐人》-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
【组词】
围堑、 围圆、 围地、 围屏、 围落
2.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