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8:25
词汇“尤讳”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尤”通常表示“尤其”、“特别”的意思,而“讳”则表示“避讳”、“忌讳”。将两者结合,“尤讳”可能意味着“特别需要避讳的”或“尤其忌讳的”。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种假设的含义进行。
“尤讳”可能指的是在某些情况下特别需要避免提及或做的事情,通常是因为这些事情具有敏感性或可能引起不快。
在文学作品中,“尤讳”可能用来描述某个角色对于某些话题的特别敏感或避讳。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是为了强调某个话题的敏感性。
由于“尤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尤”和“讳”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表达特别需要避讳的意思。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某些话题可能被视为尤讳,比如在某些家庭中,谈论死亡或疾病可能是一个尤讳。
使用“尤讳”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感到话题的敏感性和需要谨慎对待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某些话题在特定群体中是尤讳,比如在某些团体中,谈论某些禁忌可能是一个尤讳。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尤讳”来描述某个场景或情感的敏感性,例如:“在那个尤讳的夜晚,星光也不敢言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封闭的房间,光线昏暗,人们低声交谈,避免触及某个尤讳的话题。
在不同文化中,尤讳的话题可能不同,比如在西方文化中,谈论个人收入可能是一个尤讳,而在某些东方文化中,谈论年龄可能是一个尤讳。
“尤讳”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强调了在交流中对某些敏感话题的特别注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尊重这些尤讳是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部分。
1.
【尤】
(形声,小篆字形,从乙,又声。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受到阻碍,则显示出它的优异。本义:最优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此字当之猶之古文,犬子也。-尤,异也。 、 《小尔雅》-尤,怪也。 、 《广雅》-尤,异也。 、 《左传·昭公八年》。注:“异也。”-夫有尤物。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服注:“甚也。”-而视之尤。 、 《管子·侈靡》。注:“殊绝也。”-然有知强弱之所尤。 、 《庄子》-夫子,物之尤也。
【组词】
尤功
2.
【讳】
(形声。从言,韦声。本义:避忌。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讳,誋也。 、 《广雅·释诂三》-讳,避也。 、 《礼记·曲礼》-卒哭乃讳。 、 《礼记·檀弓》-舍故而讳新。 、 《周礼·小史》-昭王之忌讳。 、 《孟子·尽心下》-讳名不讳姓。 、 《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组词】
直言不讳;讳名、 讳恶、 讳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