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9:28
词汇“烦渎”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烦”和“渎”。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烦渎”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烦渎”的字面意思是烦扰和亵渎。基本含义是指因不断的打扰或不敬而感到烦恼或不快。
“烦”字古已有之,意为烦恼、烦扰。“渎”字原指水沟,后引申为亵渎、不敬。两个字组合成“烦渎”,强调了因不敬或打扰而产生的烦恼。
在**传统文化中,对长辈或神圣事物的尊敬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烦渎”一词在描述对这些事物的态度时尤为重要。
“烦渎”一词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愉快和不满。它可能影响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整体看法。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不断打扰你,你可能会用“烦渎”来形容这种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烦渎”来表达对某种不断干扰的反感,如:“晨曦的宁静被烦渎,喧嚣的市声打破了梦的边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nnoyance”或“desecration”,但这些词汇没有“烦渎”那样强烈的情感色彩。
“烦渎”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汇,用于描述因不敬或打扰而产生的烦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烦渎”可以更准确地传达不满和反感。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渎】
(形声。从水,卖声。本义:水沟,水渠)。
同本义。又特指邑中的沟。
【引证】
《说文》-渎,沟也。一曰邑中沟。 、 《易·读卦》-坎为沟渎。 、 《荀子·脩身》-开其渎。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索隐:“小渠也。”-彼寻常之ň渎兮。 、 《周礼·雍氏》-掌沟渎浍池之禁。 、 《韩非子·五蠹》-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组词】
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