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4:57
“发喊连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声音高亢,连续不断地呼喊,以至于响彻云霄。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声音非常大,传播得很远,或者形容人们情绪激动,大声呼喊的情景。
在文学作品中,“发喊连天”常用于描绘战争、抗议、庆祝等场合中人们情绪高涨、声音震天的场景。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声音很大或者某种声音非常刺耳。在专业领域,如声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声音的传播和人类对声音的感知。
“发喊连天”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声音描述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声音大、传播远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声音往往与情感和力量联系在一起。因此,“发喊连天”这个成语在描述集体行动或强烈情感时尤为常见,如在庆祝、抗议或战争中。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激动和震撼。它让我联想到人群中的团结和力量,以及声音作为情感表达媒介的重要性。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曾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听到球迷们发喊连天,那种热情和激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集体情感的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星辰闪烁,人群中发喊连天,庆祝着自由的黎明。”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群人在广场上举着标语,面红耳赤地发喊连天;结合音乐,我可以想象一首激昂的进行曲,伴随着人群的呼喊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out to the heavens”或“shout loud enough to wake the dead”,它们都传达了声音极大的意思,但在文化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发喊连天”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声音的物理特性,还传达了情感和集体行动的力量。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使其更加生动和有力。
凭着俺猛将千员,士卒勇健,相征战,则听的发喊连天,将武艺可便从施展。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喊】
(形声。从口,咸声。本义:尝味)。
同本义。
【引证】
《法言·问神》-狄牙能喊,狄牙不能齐不齐之口。
3.
【连】
(会意。从辵(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连即古文輦也。-連,负车也。 、 《周礼·故书巾车》-连车组輓。 、 《周礼·乡师》-与其輂连。 、 《管者·海王》-行服连轺辇者。 、 《庄子·让王》。郑君、房君、司马君皆云:“读为辇。”-民相连而从之。 、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太后]曰:‘老妇持连而瞏(還)。’
4.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