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7:2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7:26:50
词汇“手戳”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它的使用和含义可能相对有限。根据我的知识库,这个词可能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词汇,或者它可能是一个地方性的俚语或行业术语。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尝试从我能找到的相关信息中进行分析。
“手戳”可能指的是用手直接或间接地做出某种标记或记号的行为。这可能涉及到在纸张、文件或其他材料上按下手印或用手指做出的标记。
由于“手戳”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语境,比如法律文件中的手印确认,或者某些行业中的特定操作。
同义词可能包括“手印”、“指纹”等,这些词汇都涉及到手的直接标记。反义词可能不太适用,因为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较窄。
由于“手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从“手印”或“指纹”等词汇演变而来,用于特定的语境。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手戳可能与身份验证或法律文件的签署有关,尤其是在没有现代身份验证技术的时代。
对于这个词,可能没有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除非它在特定的个人经历或文化背景中有特殊的含义。
由于这个词的使用范围较窄,个人应用可能不多。它可能出现在需要手印确认的场合,如法律文件的签署。
在创作中,可以将“手戳”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代表身份、历史或传统。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手印在纸张上的样子;听觉上,可能没有特定的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手印或指纹作为身份验证的方式是普遍存在的,但“手戳”这个词可能没有直接的对应词汇。
“手戳”这个词的使用和含义相对有限,可能主要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能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行业中可能具有重要性。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戳】
(形声。从戈,翟(dí)声。本义:用锐器的尖端刺击)。
同本义。
【引证】
《篇海类篇》-戳,枪戳也。 、 《醒世恒言》-众强盗拚命死战,戳伤了几个庄客。
【组词】
戳伤;戳舌、 戳弄、 戳背脊、 戳纱、 戳锅漏、 戳无路儿、 戳腿、 戳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