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1:03
词汇“横吏”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主要指的是行为横暴、不讲理的官吏。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一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横吏”字面意思是指横行霸道、不讲理的官吏。其中,“横”表示蛮横、不讲理,“吏”则是指官吏,即政府官员。
“横吏”一词源于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对横吏的批判体现了对公正和廉洁的追求。社会对横吏的反感反映了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提到“横吏”,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腐败、不公和压迫,产生负面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公正的官员,人们可能会用“横吏”来形容他们。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横吏横行如虎狼,百姓心中苦如霜。”
提到“横吏”,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官员的画像,或是相关的历史剧中的场景。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形容滥用职权的官员,如英文中的“corrupt official”。
“横吏”一词虽然不常用于现代口语,但在学*和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时,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社会对公正和廉洁的追求,以及对不公正行为的批判。
1.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2.
【吏】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引证】
《说文》-吏,治人者也。 、 《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 《汉书·惠帝纪》-吏所以治民也。 、 《管子·朋法》-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 《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王使委于三吏。 、 《国语·周语》-百吏庶民。 、 《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韩诗外传》-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 方苞《狱中杂记》-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组词】
吏势、 吏议、 吏司、 吏兵、 吏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