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6:29
词汇“徒侣”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徒”和“侣”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徒侣”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徒侣”字面意思是指同行的伙伴或同伴。其中,“徒”通常指跟随者或学徒,“侣”则指伴侣或同伴。结合起来,“徒侣”指的是一起行走或共同从事某项活动的人。
“徒侣”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徒”字古已有之,指跟随者或学徒;“侣”字则指伴侣或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徒侣”的使用逐渐减少,被更现代的词汇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徒侣”常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常用于描述志同道合的伙伴关系,强调共同追求和相互支持的精神。
“徒侣”一词给人以温馨和团结的联想,让人想到共同经历风雨、相互扶持的伙伴关系。
在个人生活中,“徒侣”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与你共同经历困难和挑战的朋友,强调彼此间的支持和陪伴。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徒侣”来表达深厚的友情:
在岁月的长河中,
我们并肩前行,
徒侣相伴,
共赏人间风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位旅者在山间小道上并肩行走的画面,音乐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吉他旋律,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mpanion”或“ally”,但“徒侣”更强调共同追求和相互支持的关系。
“徒侣”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和情感价值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所蕴含的深厚友情和共同追求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在语言表达中加以运用和传承。
1.
【徒】
(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徒,步行也。 、 《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 、 《礼记·王制》-君子耆老不徒行。 、 《国语·吴语》-徒递来告。 、 《庄子·徐无鬼》-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 《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 、 《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易·贲》-贲其趾,舍车而徒。 、 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组词】
徒徙、 徒跣、 徒践、 徒杠、 徒负、 徒行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引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徒以往。
【组词】
徒骥、 徒兵,徒卒、 徒士、 徒甲、 徒卫、 徒侯、 徒师
2.
【侣】
(形声。从人,吕声。本义:伴侣,同伴) 同本义。
【引证】
曹植《洛神赋》-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 唐·韩愈《把酒》-我来无伴侣,把酒对南山。 、 唐·韩愈《利剑》-故人念我寡徒侣,持用赠我比知音。 、 清·林觉民《与妻书》-以元侣悲。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告其故侣。 、 毛泽东《游泳》-携来百侣曾游。
【组词】
仙侣;僧侣、 侣俦
结为伴侣;陪伴。
【引证】
苏轼《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
【组词】
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