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5:09
悔恨(huǐ ào)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悔”和“恨”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后悔和怨恨。它描述的是一种深切的内心痛苦和自责,通常是因为做了某件错误的事情或错过了某个重要的机会而感到懊恼和遗憾。
在文学作品中,悔恨常常用来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表达对过去行为的深刻反思和自责。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伦理学中,悔恨可能被用来探讨道德决策和行为后果。
同义词:懊悔、后悔、自责、内疚 反义词:无悔、满意、得意、自豪
同义词中,“懊悔”强调的是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后悔”则更多指对过去行为的遗憾,“自责”和“内疚”则侧重于自我批评和道德上的责备。反义词则表达了与悔恨相反的情感状态,如无悔表示对过去行为的无遗憾,满意和得意则表示对结果的积极评价。
“悔”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意为后悔、懊悔。“恨”字则有怨恨、不满的意思。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悔恨”这个词汇,用以表达更深层次的内心痛苦和自责。
在**文化中,悔恨常常与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联系在一起。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悔恨被视为个人修养的一部分,是自我完善和道德提升的重要环节。
悔恨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悲伤的。它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孤独、内心的挣扎和无法挽回的过去。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个人的自我评价和未来的决策。
在个人生活中,悔恨可能源于一次重要的决策失误或对亲人朋友的伤害。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年轻时的冲动行为而悔恨,这种悔恨可能会伴随他一生,成为他成长和改变的动力。
在诗歌中,悔恨可以被用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对过去的反思:
悔恨如潮水,夜夜侵蚀心田,
曾经的轻狂,如今只剩哀叹。
悔恨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画面,如夜晚的海边、孤独的背影或悲伤的音乐,如低沉的大提琴曲,这些都能增强悔恨情感的表达。
在英语中,“regret”和“remorse”可以对应“悔恨”。“Regret”更多指遗憾,而“remorse”则强调内心的痛苦和自责。不同文化对悔恨的理解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情感体验是普遍的。
悔恨是一个深刻的情感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内心的痛苦和自责,也反映了个人对过去行为的反思和道德上的自我批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悔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状态,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1.
【悔】
(形声。从心,每声。本义:悔恨,懊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悔,恨也。 、 《诗·大雅·云汉》-宜无悔怒。 、 《战国策·秦策》-此讲之悔也。 、 《淮南子·泛论》-悔不杀汤于夏台。 、 《楚辞·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 《左传·隐公十一年》-天其以礼悔祸于许。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可悔故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悔其随之。 、 、
【组词】
悔亲、 悔谢、 悔心革命、 悔悟心行、 悔尤
过失;灾祸。
【引证】
《诗·大雅·抑》-庶无罪悔。 、 《易·系辞》-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尚速有悔于予身。
【组词】
悔亡、 悔吝、 悔咎、 悔戾
2.
【懊】
(形声。从心,奥声。本义:失悔,认识到错了而烦恼)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王羲之传》-门生惊懊者累日。 、 《世说新语·言语》-垂头视之,如有懊丧竟。
【组词】
懊叹、 懊憹